一張表面泛黃,、殘缺不堪卻字跡清晰的收條,,縱高17.1厘米,,橫寬12.6厘米,;構(gòu)皮紙,墨筆書寫,,七行,,行書體。這張看似陳舊而普通的紙條,,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紅軍買豬條”,,現(xiàn)存于貴州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文物。收條全文為:“收到紅軍部連買趙姓肥豬一只,,國票壹拾伍元正,,每張即付銀幣壹元。我軍走后轉(zhuǎn)來再用,,此致,,連長陳樹容,公元一九三五年陽歷二月廿號”,。
歷經(jīng)80多年歲月的收條,,猶如一位歷經(jīng)歲月洗禮而恬靜的老人,無聲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訴說著當年革命轉(zhuǎn)危為安,、實現(xiàn)偉大轉(zhuǎn)折所蘊藏的“勝利密碼”。它是革命隊伍紀律嚴明,、嚴格自律的見證,,映照著我們黨始終維護群眾利益的不變初心。
1952年春天,,家住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涼水鄉(xiāng)的趙玉琳起了一個大早,。一直以來,父親趙金和口中的“傳家寶”,,令他充滿好奇,。趁著父親不在家,,趙玉琳偷偷地打開“傳家寶”——一個木匣子,,一張字跡工整清秀的收條呈現(xiàn)在眼前,里面還裝有15張?zhí)K維埃幣,。
在中國革命進程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各根據(jù)地曾經(jīng)印制發(fā)行過多種貨幣。這些發(fā)行的貨幣,,后來被稱為蘇維埃幣,,它為中國革命籌集了必需的物資,也為革命勝利提供了保障,,是革命政權(quán)的體現(xiàn),。
泛黃的收條,以及那些珍貴的蘇維埃幣,,隨著趙玉琳打開的匣子,,開始顯于世人,把人們的目光和思緒,,拉到那段充滿艱辛且難忘的歲月,。
1935年1月7日凌晨2點,,紅軍強渡烏江后,智取遵義城,。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這就是著名的遵義會議,。
初到遵義的紅軍先頭部隊,,雖衣著破舊,但卻精神抖擻,、紀律嚴明,,他們不顧嚴寒,選擇在屋檐下,、道路旁席地而臥,,靜靜休息,沒有人私自闖入群眾住宅,、店鋪,。紅軍主力部隊到達遵義后,成立蘇維埃銀行,,發(fā)行蘇維埃幣,,在群眾中購買生活用品,并設(shè)置蘇維埃幣兌換點,,按每天的物價從老百姓手中等價換回蘇維埃幣,。紅軍不僅買賣公平,而且對蘇維埃幣進行完全兌現(xiàn),,給當?shù)厝罕娏粝铝松羁逃∠?。在遵義停留期間,無論是采購軍需,,還是補充物資,,紅軍都按照市場價支付錢幣,借用群眾的東西也及時歸還,,損壞群眾的東西進行賠償,,甚至在群眾家借灶做飯時,都自帶炊具,、鹽,、米,并負責挑水,、劈柴,、打掃衛(wèi)生,不給主人添一點麻煩。嚴明的紀律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優(yōu)良作風(fēng),,讓紅軍取得了群眾信任,,贏得了群眾稱贊。
1935年2月,,紅軍二渡赤水再次途經(jīng)遵義,,受到當?shù)厝罕姎g迎。轉(zhuǎn)移過程中,,紅軍某部連長陳樹容和幾名傷員路過涼水鄉(xiāng),,借宿在村民趙金和家中養(yǎng)傷。期間,,這位連長給趙金和宣傳革命思想,,講解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在紅軍戰(zhàn)士的宣傳感召下,,懂得一些醫(yī)術(shù)的趙金和進深山采摘草藥,,為紅軍戰(zhàn)士養(yǎng)傷治病。治好紅軍戰(zhàn)士們的傷病后,,他還殺了一頭肥豬,,給紅軍戰(zhàn)士滋補身體。按照當時的價格,,紅軍戰(zhàn)士應(yīng)付給趙金和銀元17.5元,。但由于長途行軍,加上軍費緊張,,紅軍戰(zhàn)士們身上的銀元已經(jīng)所剩無幾,,不夠支付這筆費用。和趙金和一家商量后,,紅軍戰(zhàn)士們除了付給銀元,,還付給趙金和15張?zhí)K維埃幣,同時,,陳連長寫下收條為憑,。
傷勢痊愈的陳連長和戰(zhàn)士們離開后,,趙金和將收條和蘇維埃幣小心翼翼地存放在一個木匣子里,。他對妻子說:這是一支不欺負老百姓的隊伍,是一支為了勞苦大眾的隊伍,,他們一定會勝利回來的,,我們等著吧!
紅軍離開后不久,,反動軍閥進村入戶,,大肆搜查紅軍留下的物品,查找為紅軍提供過幫助的群眾,,和群眾翻“舊賬”,。雖然擔驚受怕,,但趙金和舍不得把心里最珍貴的收條銷毀。冒著生命危險,,他把裝著蘇維埃幣和買豬收條的木匣子放到豬圈的橫梁上藏起來,,直到反動軍閥不再搜查后,再輾轉(zhuǎn)藏到柜子等更隱秘,、安全的地方,。
反動武裝的舉動,令趙金和一家對紅軍更加信任,,更加懷念,。這張珍貴的收條,成為他心里珍貴記憶的寄托,,成為與紅軍情感相牽的物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收條,,也不再是普通的收條了,,而是“紅軍紀律嚴明,紅軍為群眾著想”的物證,,化為廣大群眾對“紅軍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時,趙金和非常興奮,。他把木匣子的秘密,,告訴了自己的兒子趙玉琳。在他心里,,這就是最珍貴的“傳家寶”,,要讓兒子也知道紅軍隊伍的好,把“傳家寶”傳下去,。
當趙玉琳打開木匣子,、看到收條上寫著的“我軍走后轉(zhuǎn)來再用”字樣時,心里忍不住嘀咕,,收條和這些蘇維埃幣已經(jīng)留下17年了,,是不是真的能夠“轉(zhuǎn)來再用”、進行兌現(xiàn)呢,?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到遵義市涼水鄉(xiāng)公所,,找涼水鄉(xiāng)民政村村長劉子良開了一張介紹信,,拿著收條來到遵義人民銀行桃溪辦事處咨詢,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當即兌換了35000元人民幣,。1954年,,中國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將這張收條捐贈給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是館藏的國家一級文物,。文物展出時,,這張收條被群眾親切地稱作“紅軍買豬條”。
如今,,趙金和的孫子趙元和在遵義會議紀念館里工作,,傳承著紅色基因、講述著“遵義故事”:“紅軍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嚴守紀律,,不貪占群眾財物,現(xiàn)在生活這么好,,我們更應(yīng)該嚴格要求自己,,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續(xù)寫新時代的‘收條故事’,,不斷砥礪初心、扛牢使命,、實干擔當,、奉獻作為,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p>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