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江河,,更與海洋萬里相望,,但卻有一個與水密切關聯(lián)的名字----三蛟。
蛟為何物也,?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其著述的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中認為:“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即蛟去……”常年棲息在湖淵等聚水處,也會悄悄地隱居在離民家很遠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而《現(xiàn)代漢語辭典》的釋義也是:“古代傳說中指能興風作浪,、能發(fā)洪水的龍,。”更有學者認為:蛟就是中國古代的神獸,,在傳說中,,虺千年為蛟,蛟五百年為龍,,龍五百年頭上長角,,為角龍,千年兩肋生翼,,為應龍,。
如此神物,我輩凡夫俗子定然千年難見,,但儀隴北部的這個山間小鎮(zhèn),,偏偏名叫三蛟。
說起三蛟的淵源,,當遠于隋唐,。相傳北周武帝年間,兩位高僧風塵仆仆地從中原來到巴蜀的儀隆縣,,其中的一位在金城山后的西寺灣籌建起崇福禪院,,另一位則看中了仙女山高聳、九龍山環(huán)抱的一處兩條彎彎曲曲的溪流環(huán)繞,、地勢卻相對一馬平川的地帶,,于是在那里十分艱辛地籌建起了一座寺廟。待命名時,,高僧殷切地希望自已住持的寺廟能在佛國禪界騰蛟起舞,,而眼前的兩條溪流更讓靈感如潮:這不就像大自然兩條活色生香的蛟么?加上自已心中對寺廟的美好祈愿,,寺廟的名字就在他的心里有了答案----三蛟寺,!
三蛟寺雖然千年流芳,,但因地處儀隴與巴中的過渡地帶,,直到1950年才設有鄉(xiāng)一級政權,名字就叫三蛟寺鄉(xiāng),。1958年被撤銷,。1959年人民公社化如火如荼,復置三蛟公社,。1967年因“文革”的需要而更名,,當時的革委會由三蛟老名升華開去,臨鄉(xiāng)的兩條溪流雖波瀾不驚,,但卻取新名為巨浪公社,。1971年,又復名三蛟公社。1983年改為三蛟鄉(xiāng),。1992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
名雖為三蛟,但在儀隴人的眼里,,三蛟并非因水而名,,搞笑的是,它多數(shù)的高山村一直是儀隴年年抗旱的重點村,。而這些高山,,又恰恰是儀隴人耳熟能詳?shù)乃凇?/p>
首當其沖的是仙女山,這座地處大巴山余脈的巍峨之山由九座秀麗的山峰組成,,松虬柏翠,,蜿蜒起伏,象一條吞云吐霧,、翻江倒海的九節(jié)巨龍,。雖與龍形似,但名卻為仙女,,實緣于《古今情史》和《儀隴縣志》記載的一個故事,。相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書生張英赴金陵應試,,一日黃昏,,在長江邊的采石磯,邂逅一美麗的浣紗少女,,情不自禁地吟出一句:“五百年前未了期,,采石磯下遇仙姬?!辈幌肷倥畯娜萁诱校骸按掖胰魡桖o橋事,,二十年后會大儀?!睆堄⒋笙?,正欲再對,少女卻不見了蹤跡,。二十年后,,張英奉旨到羔羊縣(在今儀隴大儀鄉(xiāng))任縣令。蒞任半載,,日夕能聞機紓之聲,,卻莫知所出,深以為怪,。一天夜里,,張英于睡夢中,,見一少女飄然而至,含羞低吟:“五百年前未了期……”張英恍然大悟,,正欲上前攜手言歡,,忽聞金雞報曉,少女告辭疾行,。張英急問后會之期,,少女答道:“機紓響處洞門開,即會面之期也,?!笔侨眨瑥堄C紓聲而去,??斓饺运碌亟鐣r,見山崖有一石洞,,門鑰宛然,,夢中少女出迎,二人相攜入洞,,門即閉,。后來邑之好事者,鑿開洞門以尋究竟,,洞內(nèi)僅見沉香木兩段,。于是鄉(xiāng)民籌資,將此二木分雕成兩人肖像,,設廟祀之,,尊張英為“老爺”,少女為“仙女娘娘”,。以農(nóng)歷三月三日為仙女生日,,舉辦廟會,遠近百姓進香還愿,,唱戲娛神,,十分熱鬧。山遂于此得名為“仙女山”,,其洞曰“仙女洞”,。
時至今天,,我們大可不必去探尋這一千年傳說的真?zhèn)?,但每年的三月三,卻是仙女山盛大的節(jié)日,。是日,,仙女山草綠蔦飛,,萬花吐艷,前來趕廟會的人萬頭攢動,,香火裊裊,。是為儀隴一大盛景。
而與之遙遙相望的貓兒山,,則因七十年代儀隴縣在此地設立過“五七”干校分校而聞名,。這是因山崖之上有一塊形如貓兒的巨石而得名的三蛟最高山峰,海拔高達744米,,居全縣第二,。從這個數(shù)據(jù)上可以想像,當年以教育鬧革命和改造“白?!敝R份子與“問題”干部為主旨的“五七”干校的選址者還是動了腦筋的,,雖距縣城不遠,但山高路陡,,學校在山頂之上,,且缺水,一大片的荒地茅草叢生,,等待著學員們?nèi)ラ_墾,,在當時看來,端的是一個改造人的好地方,。
應該是在1976年前后,,貓兒山“五七的干校劃歸儀隴中學作為農(nóng)場。那時的學生,,每周都有兩節(jié)勞動課,。差不多一周有一個半天要徒步上山進行勞動,有時是從學校背火灰,、肥料等物品上山,,有時是拿著鋤頭等勞動工具上山墾荒,十多里山路對高中生而言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初入校門的初中生多半會望而生畏,,一些城鎮(zhèn)女生更是要在半路之上哭鼻子。七十年代末,,我就讀儀隴中學,,不但勞動課時要上山,逢星期六或星期天,,我當校長的父親要上山檢查工作,,他也不忘帶上我,并且要求我背點肥料上去,。他背著一個水壺在前面走,,我背著肥料在后面,,為跟上他,我只有一路小跑的份兒,。每至半山腰,,他都會停下來,笑咪咪地掏出手帕,,擦我一臉的汗,,并擰開水壺蓋讓我喝口水,但就是不肯幫我背肥,,當時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后來懂事了才知道他這是在鍛煉我,要苦我心志,,勞我筋骨,。待上得山來,炊事員總是手忙腳亂去燒開水,,那水盛在碗里,,黃蕩蕩的,象尿,,如果你不馬上喝,,待一會兒,碗底下便有一層細細的黃土末了,。直到今日,,父親的背影與那水碗仍歷歷在目,讓我追尋,,讓我懷念,。
讓我難忘懷的另一件事同樣發(fā)生在三蛟。1994年6月29日,,我正式到縣委報道組報到,。當天,南充日報記者郭軍,、何德敏來儀隴采訪三蛟鎮(zhèn)的大農(nóng)業(yè),,如此學習機會我怎肯錯過?于是自告奮勇地陪同采訪,。在三蛟鎮(zhèn)農(nóng)經(jīng)站長的房間里上廁所時,,一不小心竟將上衣口袋里的筆留進了便池里。那時不像現(xiàn)在用電腦寫作,,筆當是一個文化人手中的武器,,圣物一般,再加上當天才調(diào)到一個終日用筆工作的單位,丟了筆豈不是不祥之兆,?心中甚是不爽,于是不顧臟臭,,硬是挽起袖子將筆撈了起來,。幾年之后,我開始電腦寫作,,筆卻一直在家中書房里躺著,。有時候我常摩挲著它想,當時這筆如果沒撈起來,,是不是就寫不出后來的一些文章,?是不是連這篇三蛟也要由別人寫?我不知道答案,,但心中卻倍另珍惜那筆,,如老友,不離不棄,。
1996年,,省道唐(家寺)巴(中)公路改造完成。作為儀隴縣的第一條二重二級油路,,它不僅縮短了到成都和儀隴的距離,,更貫穿了三蛟全鎮(zhèn),極大地帶到了帶動了當?shù)氐慕?jīng)濟和旅游的發(fā)展,。仙女山下的百勝水庫被旅游開發(fā)者更名為仙女湖,。三蛟人抓住儀隴北出巴中北大門的地利優(yōu)勢,在公路兩旁開起了一個接一個的魚莊,,南來北往的客人莫不擇魚而餐,。即便不餓,但如果那一縷香氣偶然飄進了車窗,,你也會不由自主地會把車??吭诼放浴?/p>
而巴(中)南(充)高速公路順利通車并與全省,、全國高速路網(wǎng)連通的交通跨越,,更使三蛟的千年風華顯露無遺,雖然三蛟寺和崇福禪院一樣早已在時光與人為的浩劫中化為塵煙,,但三蛟這片日新月異的土地卻俞發(fā)清楚地聽到了它一步步走向明天的雞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