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茸茸,、綠波泛泛的九陽山在儀隴東部龍走蛇行,,終于在與紫山梁即將交匯的地段疲憊不堪。它痛苦地掙扎著,,憤怒地昂起奮爭而不屈的頭顱,,于是,,一個形如石筍的山麓突兀而起,孤峰驟撥,,高險雄峻,,海拔達793米,成為儀隴境內116座山峰之冠,。登高望遠,,東瞰平昌望崇,南望營山太蓬,,西眺儀隴金城,,北窺巴中友風,,可謂極目蜀天舒,。杜甫《望岳》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妙意境盡收眼底,。一山獨秀,卓爾不群,。后人由是冠其名曰——立山,。
名稱來自于形象,但盛名卻關乎于瑞雪,。每至隆冬時節(jié),,冰雪驟至,宛若一夜春風吹得梨花千樹萬樹開,,九陽山舞銀蛇,,立山玉柱擎天。每當大雪初霽,,冬日重新鉆出云層,,映照山巒,積雪便不堪溫暖,,在幾天之內盡融消于自然,,銀色的世界復歸于蒼翠,而獨立山一峰仍冰天雪地,,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殘雪就像朵朵凌寒獨放的白梅,,在日光下晶瑩剔透,,久開不敗,,蔚成勝景。于是儀隴便有了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立山霽雪”,。清代進士胡輯瑞曾慕名而登勝境,,并有詩云:
“聞道立山頂,天空玉桂扶,。
春深殘雪在,,地迥一塵無。
此景高寒最,,何人心跡俱,。
仙靈應笑我,只作臥游圖,?!?/p>
該詩寫景狀物,神形兼具,,當是寫給立山最早的廣告詞了,。
須晴日,可向山而攀,。山頂有寨,,頑石巨壘而陳之,固若金湯,,壁壘森嚴,。至于建于何年,因何而建,,史書已無考證,,但其防衛(wèi)功能卻躍然眼前。山如刀削,,壘似惡剎,,金戈似無用武之地,鐵馬亦難擇地落蹄,,無論攻擊起自何方,,入侵者都會望而卻步,自嘆山高路陡,,望不可及,。
但真的讓來攻者望峰息心的,不是一峰孤秀的山巒,,而是山頂上笑看人間的神靈,。已不知是何年何夕,中國神話人物中的一位女杰破云而來,,降臨山頂,,直到現(xiàn)在,,都在過著一種山間才數(shù)日,世上已千年的逍遙生活,。
她就是傳說中的黎山老母,。有的地方稱她為驪山老母,而到了立山,,她甘脆化身為立山老母,。在民間傳說中,唐朝的樊梨花,、宋朝的穆桂英都因得到過她的真?zhèn)鞫越韼接⑿壑S爽英姿聞名于后世,。文學名著《西游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中都曾有“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的詩句,,所以除了仰望,,我輩凡人注定是無法和她對話的,。
不能對話也罷,,朝圣卻是必須的,廟在山頂,,坐東面西,,云霧繚繞,宛若仙山里的瓊閣,。登上山門,,一對石獅武士般分列左右,背脊上各背負一根粗大的圓柱,,構成簡潔而神圣的山門,,門楣上有聯(lián):“山門不高因雪霽,霧里高閣任云封,?!边~過山門,便是通明殿了,。檀木雕就的立山老母端坐于正殿之中,,拂塵在手,衣袂飄飄,,鶴發(fā)童顏,,慈祥滿面,催人頓首長拜,,仰之彌高,。寺院西面建有一個造型別致的小樓,,自號“摘星樓”,憑地拔起二十余米,,扶搖直上,,玉筆臨宵,大有詩仙太白筆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钡囊饩场GО倌陙?,求神的,,許愿的,祈禱的,,上香的……絡繹于山間小道,,蕓蕓眾生心中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甘甜如飴的追求,,驅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兒頂禮而來,,焚香而去,青山綠水之間,,便多出了一些因年代久遠而堆積如山的祈愿與祝福,。
立山就這樣披著山水與宗教的錦裳一路走來,它的偉岸與高峨,,不僅背負了一代又一代善男信女的囑托,,也見證著歲月的枯榮與時代的興衰。
1933年,,一支手擎紅旗,,頭戴八角帽的隊伍出現(xiàn)在了立山腳下,猛烈的槍炮聲過后,,一個嶄新的政權誕生了,,這就是長勝縣蘇維埃。雖然這個一切權力歸農會的政權僅持續(xù)了兩年,,但紅色的浸潤,、信念的火種卻使這片風景如畫、信仰如歌的土地在悄然間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就像《共產黨宣言》開篇所說的那樣:一個幽靈,,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從此在立山的上空回蕩。
野火燒過,春雷打過,,杜鵑花層層飄落過,,漫長的十多年后,紅星終又重照立山,,九陽山再度回歸赤旗的世界,。
1950年,儀隴縣設置立山鄉(xiāng),,并同置立山區(qū)公所,。從表面上看,立山已是引領一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實際上的立山卻并非如此,,就象一雙鞋,,合不合腳只有它的主人才知道。
長勝縣蘇維埃一度是立山人的紅色驕傲,,但解放以后,,新的行政區(qū)劃卻取消了這個縣治,長勝縣被戴上紅色政權的帽子成了歷史的一段珍藏,,立山僅以“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之一”而存在,。
立山老母一度是立山人的信仰驕傲,但十年動亂前后,,這里香火漸消,,立山寨荒草凄凄,,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就連拾柴的幼童,都難以打尋那條上山朝圣的通衢了,。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立山老母腳下的香火才重又鼎盛開來。
雖有立山霽雪的美景,,但距縣城八十公里的路途,,終使立山成了貧困與邊遠的代名詞。就連改革開放后,,儀隴縣的領導都曾以這樣的口吻教育過鄉(xiāng)鎮(zhèn)干部:“如果工作再抓不上去,,明年就把你調到立山去,到時候別怪我手下無情啰!”
聽聽,,在當時領導們的眼里,,立山在儀隴簡直就是林沖的風雪山神廟或清朝專門流放犯人的寧古塔,我曾多次與立山人交流過,他們一提起這事兒,,無一例外地感到沮喪與寒心,。
但歷史的公正性恰恰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戲劇性。2006年,,朱德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尤如平地一聲驚雷,,不僅讓窮在深山的立山揚眉吐氣地走上了各大新聞的頭版,。更讓儀隴舉縣奔走相告:
——立山發(fā)現(xiàn)了油氣!
這個專家叫著龍崗油氣田的驚人發(fā)現(xiàn),一剎那改寫了儀隴地上無水,、地下無礦的資源史,,有人說它儲量全國最大,比大慶和克拉馬依還大,;有人說它儲量亞洲第一,。當然究竟有多大,這都是國家秘密,。但儀隴人還是在高速公路上自豪地打出了巨幅廣告:“朱德故里琳瑯山,,中國氣都儀隴縣!”欣喜與驕傲之情溢于言表。
立山沸騰了,,曾經窄小的街道擠滿了洶涌而來的人流,,無論是本地的農民與商販,還是外來的油氣工人與投機商,,全都睜大了尋找機遇的眼睛,。拆遷的拆遷,鉆井的鉆井,,經商的經商,,朝圣的朝圣。一幢幢簇新的廠房,,一排排高大的井架,,一個個新近入駐的飯店商鋪……讓立山日新月異,相信連立山老母都會睜大她那雙洞察秋毫的慧眼,,重新審視面前這個她守望了千年的世界,。
悄然間,立山的百姓開始以稱“我們立山……”為快,,而立山的干部更是以生在斯地為榮,,立山不再是“山神廟”或“寧古塔”,在儀隴各鄉(xiāng)鎮(zhèn)的排列中,,它幾與新政,、金城,、馬鞍齊名,成了新的歷史時期崛起的別樣風景,。
透過林立的井架,,立山依然一峰突兀,朝圣的紅男綠女攀登依舊,,只是苦了立山霽雪這景致,,越來越嚴重的暖冬氣候,使它雖然銀裝依舊,,但給人心靈不可抗拒的震撼與視覺難以抵擋的誘惑卻大不如前了,。